返回列表 发帖

综合布线:上下走线类似于光铜现象

关于上走线与下走线,我还是有一些感想的。我本人也参与了一些项目,我想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  首先第一,我去过美国机房,去年我们在香港实施了几个金融数据中心,国内大的一些机房我们也参与了。

  整体来看,国内外的情况差别很大。刚才都提到了,其实数据中心上走线、下走线,根据应用,根据客户的不同其实还是有一些差别的,这个差别我感觉就像刚才张宜老师提到的一样,有一点很关键,大家审美观不一样,看国外机房和国内机房,客观地说,我们这边比较讲究美观等等,实用性退而求其次,这也是比较有中国风格的。

  第二,单纯看国内,从我们了解的企业级机房到互联网IDC机房,也是有差别的。

  相对而言,规模小一点的企业数据中心,他的前期的规划能力相对来说强一点;

  有些比较大规模的金融企业,它们扩张能力比某些中小企业机房要快得多,而且要特别大。因此,客观的说,要看到比较远期的,五年、六年以后发展是比较难的。对于一个企业级数据中心,机房规模可能是,30台、50台机柜,网络拓扑机构相对简单,对于三年、五年发展规划,比较容易预计,比如布线,整体规划等方面,顾问咨询公司有这些规划设计的能力,能够控制得比较强,看到三年、五年用户的预期。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大型中心,无论金融或其他IDC,互联网企业,就会比较困难,所以这可能是有一些差别的。

  第三,刚才兴嘎这边提到上走线的关于解决桥架和吊顶配线区的设立问题,应该是不存在顾虑的,这方面,我们目前在项目实施中,不论国内,还是国外,包括太平洋保险还是浦发银行、中国人寿等项目,上走线这个解决方案是完整的,不存在像提到的,如果上走线还走到地下面,再上来,现在吊装式的机架是比较普遍运用的,对于存储等专用设备都是用吊装/桥架式安装的。这不存在技术问题,并且这些解决方案会伴随着上走线的发展更加丰富和完善。

  最后,是我个人的一些感觉,从目前发展来看,总体上面我认为上走线可能会成为一种主流,就类似光纤和铜缆的“光进铜退”现象一样,光纤和铜缆发展也是一个行业趋势性的问题,但绝对不存在哪一类会销声匿迹,彻底消失的现象,我感觉走线也像光/铜现象一样的。就像说的小规模的企业级数据中心下走线可能也是比较好的,因为原有机房、原有空间有限,合理利用,合理规划,其实下走线也并不是说没有优势。总的来说,行业发展方向,大的来说,我们看到的上走线越来越多。

  我也举一个例子,刚才提到的,都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,比如上海张江卡园这边,都是从头开始建设的,包括土建楼层高,空间各方面,全新的,可以根据需要规划设计,地面的面积也很大。而香港实施的项目,基本全部是租用的,包括去年十月份刚刚完成的摩根大通项目,这个数据中心是租用和记电讯的机房,即使这个机房是05年就建成的,也是上走线,并且是分层桥架的结构,三层,强电一层,光纤和铜缆各一层。主干是环形双路由的,没有交叉的,是比较典型和合理设计结构。

  因此,你可以看到,五年前、六年前机房,这个规划也是很到位的,所以说,相对香港、国外等,我们国内现在有一些从设计和管理的能力上面来说,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。

  从2005年到现在,我们实施的全国性金融数据中心,早期有的项目采用下走线,后来采用上走线的比较多,变成上走线是一种主流的方式。

  另外从近两年香港的数据中心建设来看,德意志银行在香港有自建的数据中心,其他的如巴克利、高盛等等用户都是租用的数据中心,但是所有机房都是上走线,没有采用下走线的。因此,前面各位专家提到了上走线的优点、优势、好处等等,我们不花时间说了,总体感觉,上走线可能成为相对主流的方式,下走线方式可能会在一些相对固定或特殊的一些领域,比如说企业级小规模的,或者对于未来规模发展预期明确的用户,自身拥有比较强的设计和规划能力,非常了解自身发展等,不会有很大扩展、变更等,对于这类的应用,下走线都会有应用的空间和领域。
来源:布线联盟网

返回列表

精品播报 关闭


中国安防行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

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安防行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、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,尤其是经过“十一五”期间的快速发展壮大,安防产品制造、工程设计施工及服务业均获得 ...


查看